今年以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紧盯时间节点,锚定重点工作任务,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各项举措落地见效,为乡村发展、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成果持续巩固。教育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进行动态监测,确保不失学、辍学。医疗保障方面保持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全覆盖,持续推进“一站式”结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住房安全保障方面建立健全农村危房改造动态核查的常态化监测机制,将定期排查和农户申请结合起来,加强动态监测,发现一户、认定一户、帮扶一户。饮水安全方面形成日常监测,投入专项资金205万元,对全县9个村管道老化、冬季冻结、供水量不足等问题进行治理维修,安排资金2900万对城中村及易地搬迁人口的供水需求和饮水安全升级改造。
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有序推进。化德县精准识别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突发严重困难户,因户施策,每季度对“两不愁三保障”、家庭收入以及帮扶成效进行研判评估,对返贫致贫风险稳定消除、收入持续稳定、“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巩固的监测对象,及时标注减除风险,实现动态清零。2025年一季度,脱贫人口6550户13184人,监测对象1445户2641人,其中,已消除风险1003户1844人,未消除风险442户797人。
展开剩余50%产业就业帮扶政策持续发力。化德县坚持因户因人施策,实行引导就业和发展产业并举,促进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展产业、实现就业、稳定增收。出台了《化德县2025年产业扶持奖励实施方案》和《化德县2025年务工就业奖励实施方案》,对有一定劳动能力且有产业就业意愿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给予种养业奖补、小额信贷、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等政策支持。截至目前,安排产业奖励资金2500万元,就业奖励资金360万元;小额贷款存量1106户,总余额5481.263万元;全县脱贫人口务工就业4215人,其中设置公益性岗位1728人,落实雨露计划59人。同时,对于失能弱能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加大兜底保障、生态补贴、光伏帮扶、临时救助等特殊岗位,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衔接资金项目监管严格规范。化德县充分发挥项目在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牵引性作用,截至目前,上级下达衔接资金24277万元,其中提前下达衔接资金21771万元已安排项目44项;第二批资金2506万元计划安排项目8项;已拨付衔接资金8268万元,预计6月底资金拨付率达到50%要求。
下一步,化德县将持续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任务做实、做细、做到位,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规范帮扶项目资产管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马晓波)
发布于:北京市创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